針對砂漿粘結力的模擬,Asteris(1996)提出“接觸點”的處理方法,石膏線廠家有效考慮了砂漿粘結力作用,但是該模型僅局限于彈性階段的動力分析。
隨后, Mehrabi(1997)基于試驗研究結果,提出了內聚性的膨脹接觸單元以模擬砂漿黏聚力作用,模擬效果較好,但是形式過于復雜不便推廣應用。
國內,謝禮立、翟長海(2009)等基于傳統分離式建模方法,提出了組合砌塊的建模方法,通過將填充墻砌塊與其周邊的半厚度砂漿作為一個組合砌塊,砌塊之間的接觸關系,過面面接觸對模擬,考慮砌塊之間摩擦及砂漿貢獻的黏聚力。
簡化了分離式建模的工作量及計算量,同時能夠保證較準確的模擬砌體墻及墻體與框架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可應用于框架填充墻結構抗震性能分析。
綜上,框架填充墻結構建模的重點及難點均在于填充墻的建模,具體體現在砌塊之間砂漿層黏聚力難以準確描述或者描述方式過于復雜,墻體與框架之間的接觸關系及連接形式也較為復雜。目前,解決方案可總結為兩類:整體式建模與分離式建模。
整體式建模,忽略砌塊之間砂漿層的作用,而是考慮砌塊組成的砌體為一整體,石膏線廠家具有相同的材料屬性,這種處理方式相對簡化,但也不夠精細,通常適用于大體量結構復雜的體系。分離式建模則相對更細致,砌塊單獨建模并考慮砂漿層的影響,過程相對復雜,但是也更符合實際情況。
手機:13279455099
郵箱:1032695244@qq.com
網址:www.mlbblogbuzz.com
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馬王街道灃靈路南新街125號
微信公眾號